易损件类型 | 常规更换周期(参考) | 关键影响因素 |
---|---|---|
机械密封 | 1-3 年 | 1. 输送介质含沙 / 杂质浓度(浓度越高,密封磨损越快); 2. 泵的运行时长(24 小时连续运行比间歇运行损耗快); 3. 密封材质(丁腈橡胶、氟橡胶等耐腐性差异)。 |
潜水泵叶轮 | 2-5 年 | 1. 介质中硬质杂质(如碎石、纤维)含量(易造成叶轮磨损、卡顿); 2. 叶轮材质(铸铁、不锈钢、工程塑料的耐磨性差异); 3. 是否存在 “空转” 情况(空转易导致叶轮过热变形)。 |
橡胶软接头 | 2-4 年 | 1. 介质腐蚀性(如酸碱污水会加速橡胶老化); 2. 环境温度(高温 / 低温会缩短橡胶寿命); 3. 管道压力波动频率(频繁波动易导致接头疲劳开裂)。 |
液位传感器探头 | 1.5-3 年 | 1. 介质粘稠度 / 杂质附着性(粘稠污水易覆盖探头,影响灵敏度); 2. 清洁频率(定期擦拭可延长寿命); 3. 传感器类型(超声波式比浮球式损耗略慢,但需防油污附着)。 |
止回阀阀瓣 / 密封圈 | 1-3 年 | 1. 介质中颗粒杂质(易卡滞阀瓣,导致密封失效); 2. 开关频率(泵启停频繁会增加阀瓣撞击损耗); 3. 密封圈材质(食品级橡胶比普通橡胶耐老化性差,需结合介质选择)。 |
格栅(滤网) | 视堵塞情况(1-6 个月检查,按需更换) | 1. 污水中悬浮物 / 纤维含量(如生活污水比工业污水堵塞慢); 2. 格栅孔径(小孔径易堵塞,需更频繁清理 / 更换); 3. 是否配备自动清污装置(有则减少人工更换频率)。 |
轴承(潜水泵内) | 2-4 年 | 1. 泵的运行负载(超载运行会加速轴承磨损); 2. 润滑情况(部分轴承需定期补脂,缺脂会导致烧毁); 3. 介质温度(高温会破坏润滑脂,缩短寿命)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