易损件名称 | 主要功能 | 常见失效表现 | 更换周期(参考) | 维护建议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潜水泵叶轮 | 驱动水流提升,决定出水流量 / 压力 | 1. 叶片磨损、变形(导致流量下降、噪音增大); 2. 叶轮卡死(被纤维、碎石缠绕或卡堵); 3. 叶轮腐蚀穿孔(水质含酸碱或氯离子时) |
1-3 年(视水质:雨水泵站更长,工业废水 / 生活污水泵站更短) | 1. 定期清理泵腔杂物,避免叶轮卡堵; 2. 水质恶劣时选择不锈钢(304/316L)材质叶轮; 3. 发现流量下降 10% 以上时拆解检查叶轮。 |
格栅齿耙 / 滤网 | 拦截污水中大块杂质(如塑料袋、树枝),保护水泵 | 1. 齿耙齿牙断裂、变形(无法有效截留杂质); 2. 滤网破损、堵塞(杂质穿透滤网进入水泵) |
机械格栅:2-4 年; 手动滤网:6-12 个月(易堵塞需频繁清洗,破损后立即更换) |
1. 每日巡检格栅运行状态,及时清理缠绕杂物; 2. 滤网选择高韧性尼龙或不锈钢材质,避免脆性断裂; 3. 机械格栅定期检查齿耙与轨道的契合度,防止卡阻磨损。 |
管道密封圈 | 密封管道接口(如进出水法兰、泵体接口),防止漏水 | 1. 密封圈老化、硬化(接口渗水、滴漏); 2. 密封圈被杂质划伤(密封失效,漏水加剧) |
1-2 年(或发现漏水时立即更换) | 1. 选择耐油、耐老化的丁腈橡胶或三元乙丙橡胶密封圈(避免使用普通橡胶); 2. 安装时清理接口杂质,避免划伤密封圈; 3. 定期检查管道接口,发现渗水时先紧固螺栓,无效则更换密封圈。 |
易损件名称 | 主要功能 | 常见失效表现 | 更换周期(参考) | 维护建议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潜水泵机械密封 | 密封水泵电机轴与泵腔的间隙,防止污水进入电机 | 1. 密封面磨损(电机进水,跳闸或烧毁); 2. 密封件老化(轴封处渗水,电机受潮) |
1-2 年(或水泵运行时出现 “电机进水报警” 时) | 1. 必须选择适配水泵型号的原厂机械密封(避免尺寸不符导致密封失效); 2. 更换时在密封面涂抹专用润滑脂(增强密封性,减少磨损); 3. 避免水泵干运行(干转会快速烧毁机械密封)。 |
格栅链条 / 链轮 | 驱动机械格栅齿耙循环运动(提升截留的杂物) | 1. 链条磨损、伸长(齿耙运行卡顿、异响); 2. 链轮齿牙磨损(链条跳齿,无法驱动齿耙); 3. 链条锈蚀(水质潮湿,未及时润滑) |
链条:2-3 年; 链轮:3-5 年(若链条频繁更换,需同步检查链轮) |
1. 每周对链条添加专用润滑油(如钙基润滑脂,避免使用稀油被污水冲刷); 2. 定期调整链条张紧度(松弛易导致跳齿,过紧加速磨损); 3. 选择镀锌或不锈钢链条,减少锈蚀风险。 |
轴承(水泵 / 格栅电机) | 支撑电机转子 / 传动轴运转,减少摩擦阻力 | 1. 轴承异响(如 “嗡嗡”“咯噔” 声,伴随振动增大); 2. 轴承过热(运行时温度超过 80℃); 3. 轴承卡死(导致电机过载跳闸) |
2-4 年(与电机使用频率正相关,频繁启停会缩短寿命) | 1. 电机运行时用手触摸轴承端盖,感受温度是否正常; 2. 每年对轴承补充润滑脂(避免润滑脂干涸,需使用与轴承型号匹配的润滑脂); 3. 避免电机过载运行(如水泵卡堵时及时停机,防止轴承因过载损坏)。 |
易损件名称 | 主要功能 | 常见失效表现 | 更换周期(参考) | 维护建议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液位传感器探头 / 浮球 | 检测井筒内液位,控制水泵启停(核心控制部件) | 1. 探头结垢 / 油污覆盖(液位检测不准,水泵误启停); 2. 浮球开关卡滞(无法随液位升降动作,水泵持续运行或不启动); 3. 传感器线路老化(信号中断,控制柜无液位显示) |
探头:2-3 年(水质差时 1-2 年); 浮球:1.5-2.5 年 |
1. 每周清洁探头表面(用软布擦拭,避免划伤感应面); 2. 浮球选择抗腐蚀的 PP 材质,避免使用金属浮球(易锈蚀卡滞); 3. 每月校准液位传感器(对比显示液位与实际液位,偏差超 5cm 需调整)。 |
控制柜接触器 / 继电器 | 控制电机电源通断,实现水泵启停、过载保护 | 1. 触点烧蚀(接触不良,电机无法启动或频繁跳闸); 2. 线圈老化(接触器无法吸合,无动作); 3. 触点粘连(电机持续运行,无法停机) |
3-5 年(或出现跳闸、触点异响时) | 1. 定期打开控制柜,检查触点是否有烧黑、氧化痕迹(可用细砂纸轻微打磨); 2. 保持控制柜干燥清洁,避免灰尘、水汽导致触点腐蚀; 3. 选择与电机功率匹配的接触器(避免小容量接触器带大功率电机,导致触点过载烧蚀)。 |
井筒井盖密封圈 | 密封井筒顶部井盖,防止雨水、杂物进入,隔绝异味 | 1. 密封圈老化、变形(井盖渗水,井筒内积水增多); 2. 密封圈脱落(无法密封,异味外溢) |
2-3 年(或每次开启井盖后检查,发现破损立即更换) | 1. 选择耐候性强的橡胶密封圈(适应户外高低温环境); 2. 开启井盖时避免拉扯密封圈,防止撕裂; 3. 定期清理井盖与井筒接口的杂物,避免密封圈被挤压变形。 |